1月10日,期货市场涨跌互现。
• 氧化铝期货主力合约 4091 元/吨(-0.05%);
• 铝期货主力合约 20055 元/吨(+1.36%);
• 阴极铜期货主力合约 75210 元/吨(+0.70%);
• 铅期货结算价 16460 元/吨(-0.66%);
• 锌期货结算价 24145 元/吨(+0.71%);
• 焦煤期货结算价 1091 元/吨(-0.50%);
• 铁矿石期货结算价 754 元/吨(+0.47%);
•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 79.76 美元/桶(+3.69%)。
观点:铜价方面,现货供应偏紧对价格起到良好支撑。但当前铜价上涨幅度居高,导致下游消费下降,特别是随着春节的临近,下游企业备库操作的意愿并不强烈,市场实际消费仍然呈现偏弱态势。
• 央行方面: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于2025年1月13日实施。
观点: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构建了基于微观主体资本或净资产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约束机制,按照国际通行的“资本吸收风险”原则,将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的上限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通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进行逆周期调节。在该框架下,企业和金融机构可在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宏观经济热度、国际收支状况和宏观金融调控需要对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进行调整。此次上调参数后,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额度增加,理论上可以更多地从境外融入资金,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能直接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促进外汇市场供求平衡,起到稳汇率的积极效果,是央行充分发挥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的具体体现。
• 信用债方面:1月10日,央行宣布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债市情绪受到压制,各期限信用债收益率多数上行,全天成交超千亿。
• 利率债方面:1月10日,债市情绪消极,成交量小幅回升,银行间利率债现券上行。
• 存单方面:1月10日,存单二级市场交投活跃,各期限收益波动较大,均震荡上行。
• 票据方面:1月10日,资金面总体呈偏紧态势,市场整体供小于求,买方降价意愿有限,长期票价小幅下挫。
• 1月10日,美元指数涨0.44%报109.66。
• 人民币方面,1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贬值6bp至7.3326。
• 英镑方面,1月10日,英镑兑美元即期汇率升值32bp至1.2291。
点击链接查阅完整内容:https://mp.weixin.qq.com/s/mgLPvzDWd6DPaKJp64p5EQ
本报告所载研究信息由中铝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金融市场部(国际业务部)编写,财务公司不享有原始版权,且不对原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保证。本报告仅供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成员单位有关人员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西城区文兴街1号院1号楼C座